此処から、あなたの更生の第一歩が始まるんです。――なんでね

你不覺得這才是真正的復仇,也是你重新作人的第一步嗎?

――取自於《告白》電影台詞

 


 

3sb8HDQW0L76eZo1YH8T1K.jpg

4UNP75AKJyYpta9fZlz4N1.png

 


 

這幾天終於把買來放書櫃放了五年多大概要六年的《告白》原作看完了  

我這個買書不看的毛病實在是很糟糕XDDD

最近才終於想到要開始慢慢的把買的小說看一看,不然可能到我老死了都沒看完就得叫子孫燒給我了(雖然前提是我要有子孫才行啊可憐哪)

看完小說後就再配小說把電影重看了一遍

果然優秀的電影不管看幾次都還是很優秀,當初就是因為喜歡電影所以才買小說,就是因為《告白》才會掉入湊佳苗的坑,沒想到是個巨無霸大坑,一掉進去就爬不起來了啊嗚嗚嗚

當年覺得電影拍得真的很好,不管是畫面、分鏡、人物的性格塑造,故事的鋪陳推進,演員的表情台詞都近乎完美

而暌違多年終於補完了小說,才終於發現電影一些細節的不足與缺憾,透過小說才得以彌補與完整這整個故事

電影瞬間變成不是一百分了(笑),但它依然是我心目中日影排行榜前三名

undefined

書的目錄很淺顯易懂,也明確的表示出內容是由五種視角(第一章跟第六章是同一個人只是不同時間點)推進故事

神職者很明顯是故事主人公:喪女的森口悠子老師

殉教者:班長美月

慈愛者:過度溺愛兒子最終被反殺的直樹媽媽

求道者:殺人不眨眼的下村直樹

信奉者:中二病渡邊修哉

傳道者:一樣是森口老師

 


 

接下來配合電影跟小說一起寫心得

undefined

基本上電影的故事順序跟內容幾乎跟小說一樣,但最還原與重現小說情節的只有第一章的神職者,也就是森口悠子的告白

不管是森口的台詞還是畫面的切換,故事的推進等等幾乎照搬小說,頂多加了一小段霸凌情節,主要是為了提示觀眾森口老師非常清楚這個班級有霸凌事件存在,但可能是故意忽視或者不想解決之類的原因,也就能夠解釋為何之後他選擇讓最天真無邪也是最殘忍可怕的同班同學霸凌修哉。如果這個班級和樂融融相處融洽,她的計畫是不可能實現的

松隆子那平淡的聲線,不動如山的表情,對於班上這堆死孩子一開始吵鬧玩樂還能無動於衷繼續說話,真的是太厲害了,覺得根本是全世界班導的最佳模範,世界各地的班導師都應該學習她的樣子好嗎?

這個章節的改動可以說是最小的,所以也很容易能夠讓觀眾or讀者輕易地進入電影世界,並且快速產生共鳴、理解人物的心情並心疼她的遭遇,然後同時對犯人A跟B討厭得牙癢癢的

「殺したい」就如同森口忍不住脫口而出的這句電影原創的話一樣,我想觀眾在第一章節結束後也抱持著跟森口一樣的想法

在還沒看到後面的故事之前都是一樣的

這是小說與電影的雙面成功,作者很直接的想讓犯人從最一開始就是可惡的、討厭的、令人憎恨的

但她最厲害的是,她又能夠在後面的鋪陳讓你對犯人產生同情的情緒,讓你驚呼的發現:啊原來他會這樣是因為他那樣

即便一開始的嫌惡情緒不會改變,卻有了複雜的心情與感覺

這是湊佳苗的厲害之處,也是迷人的地方

我自己很喜歡電影運用許多蒙太奇的手法,讓觀眾眼花撩亂的同時又能被強力的帶入故事情節,隨著同學一開始的躁動到後來安靜聆聽,觀眾也能從一開始的平靜慢慢地隨著森口的陳述起伏,甚至跟著他因喪失愛女痛哭時而難過哭泣

我太喜歡同學反應的轉變了,不需要過多的畫面與情緒鋪墊,很自然地就能發現氣氛明顯改變

undefined

除了第一章的神職者以外,後面的四個章節(殉教者~信奉者)電影的改編都是跳來跳去的,殉教者的部分還沒結束就跳到慈愛者,慈愛者的部分還沒結束又跳到求道者,又再跳到信奉者,滿混亂的

但電影的手法反而能讓觀眾短時間內看懂四個人的心路歷程與走向,小說就要一章節一章節慢慢看完才能懂每個人的樣子

沒有誰好誰壞,只是敘事手法的切換不同而已,可能有人更喜歡小說那樣,也可能有人更喜歡電影那樣,端看觀者自己的個人理解

美月無疑是森口報仇計畫中意外的犧牲品,這點在小說最後一章的傳道者中森口也承認了

她沒有想到美月會被修哉殺死,終究報仇這件事永遠沒有辦法顧全所有人,終究是會犧牲掉無辜的人,這或許是無可奈何的必然

也可能在森口決定利用同班同學霸凌修哉的時候,就已經想到有無辜人會犧牲或受害,只是不確定是誰罷了

群體之中,一旦有人過於高調,不是變成出頭鳥就是被群起攻之;反之,有人過於低調,也會被盯上,這就是身為人最矛盾的點

每個人都想當中庸平凡的人,但永遠都會有最突出與最不顯眼的人,他們就會成為群體中的異類,其中不願配合群體動向的人,肯定是會被欺凌的,無論你有辜還是無辜,反正群體自然而然會生出一個罪名強壓在你身上,逃也逃不掉

電影第一章節故意增加了一名男同學被霸凌的情節,他在第二章節再次出現,卻是做為一個霸凌者參與了制裁修哉的加害人

他討厭修哉嗎?可能並不;他同情森口嗎?可能也沒有

但脫離受害者狀態的最佳正解就是:轉而成為加害者

最快速也最有效,當你手中握有武器,才不會被攻擊

可惜的是這種方式只是短期的,還不一定有效,一旦大家轉移霸凌的對象反抗了,原來那個不會反抗的對象又會成為大家的愛好者

畢竟,誰喜歡攻擊有武器的人呢?特別是那個人還有「愛滋病」這個絕對強大(卻其實只是捏造的)武器

於是電影後面可以看到那位男同學又再次陷入被霸凌的狀態,手中握有武器還不夠,要學會使用他才行

美月是犧牲品,但他某程度上也成為了加害者

他沒能拯救直樹,即便她說喜歡他,雖然這部分電影改掉了

即便他告發維特,直樹還是殺了她母親,他的告發顯得無力又可笑,而且於事無補

他也攻擊了修哉的最大弱點,於是不可避免的迎來了死亡,到頭來其實最一開始就不應該跟修哉那麼接近,他是那個少年A,怎會相信他呢

美月的確是個犧牲品,但我覺得使他成為犧牲品的原因是因為他自己撞到那把刀上還閉著眼睛

undefined

慈愛者的部分也是參雜了許多其他章節的畫面,但我覺得電影的手法有助於更加完整的理解直樹母親與直樹本人

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是,電影大大削弱與降低了直樹母親的智商

小說的她,的確是過度溺愛,她的教育毫無疑問是錯誤的,但她並不是笨,反之我覺得她挺聰明的,她只是用錯方式愛兒子

小說對於母親的描寫挺完整,敘述母親小時候被媽媽嚴格管教,但媽媽對弟弟相當溺愛的狀態,小時候怎麼被養大的,長大就會怎麼對待自己的孩子,我一直對於教育的無限循環深信不疑

加上直樹家中爸爸腳色的缺失,讓母親變得特別像是單親媽媽,兩個女兒都離開家中沒能拉住失控的母親,於是母親就成了脫韁野馬,認為只有自己能對直樹好,只有直樹跟她相依為命,她要給予直樹所有的一切,直樹永遠是最棒的孩子

因此這也成了推向直樹掉下懸崖的關鍵

可惜電影礙於篇幅沒辦法多加著墨母親的鋪陳,且可能是覺得「媽媽要笨一點才能顯得兒子弒母比較合理」

但這顯然是沒有邏輯的,直樹就是個瘋狂的孩子,如果他扔下清醒的愛美進游泳池還不夠瘋狂,那在那之後他就已經失去人性了,他已經不再活著

這樣的孩子殺掉母親還不容易嗎?不如說他忍了這麼久才殺掉已經是個奇蹟,有鑑於他母親才是使他變成這個樣子的罪魁禍首

何必刻意降低母親的智商呢?小說中母親一收到同學的信就馬上察覺蹊蹺,電影卻是把信裱框起來了隔很久才突然發現

那是小孩子寫的信,而且怕收到的人看不出來還刻意用紅色的筆寫那麼大的字,已經超越藏頭詩的概念了只差沒有單獨只寫那幾個字了,作為一個大人、一個媽媽,怎麼可能笨到看不出來呢?而且反應是尖叫崩潰,跟小說的冷靜反應大相逕庭

如果要說電影有什麼缺點,我覺得這部分是最大的硬傷,好像女人要被殺掉前提是要很笨,這是很可笑的,特別是森口同樣作為母親卻能想到那麼迂迴的報復手法,作為對比之下顯得很奇妙

我認為直樹母親的腦袋是不亞於森口的,如果立場調換,她的手段可能比森口更可怕,電影的這種改編挺可笑的

從一個溺愛兒子、覺得兒子什麼錯都沒有、聽到兒子的告白雖然震驚但還是千方百計掩護兒子的媽媽,變成拿著菜刀決定與兒子同歸於盡,這樣的母親怎麼可能是笨蛋呢?至少不可能笨到沒辦法立刻察覺信有問題

正是因為直樹母親受到的嚴格教育,讓她無法再欺騙自己原諒直樹的過錯,她更多的是無法原諒自己的教育失敗,所以殺掉兒子之後也會自殺,這其實是一個有智慧的母親能做出的聰明手段。我對於電影的改編挺遺憾的。

就連最後直樹砍媽媽的場景看起來都像是譁眾取寵,一場慘絕人寰的弒親案件變成像是馬戲團表演,前面的改編有多麼優秀,就襯托出後面這一整段的庸俗

這樣的畫面應該是令人難過及震撼的,但電影的呈現反而顯得滑稽與可笑,其實小說只有簡短的陳述而已,甚至沒有很詳細的描寫

undefined

信奉者的順序跟求道者調換了,先帶出修哉的視角才帶出直樹的視角,這個調換我覺得沒啥意義,可能只是不想讓修哉的戲份一直貫穿到電影最後吧

其實修哉就是個很單純的孩子,就真的是個孩子,連直樹都比他成熟,直樹以為自己得愛滋以後就躲在家裡不敢傳染給別人,多棒

修哉太天真了,他的所有行為都可笑得像個孩子,雖然他本來就是

想見媽媽就去見,有那麼多種方式他偏要挑最奇葩詭異的,我如果是他媽一定會很後悔沒直接把他打死算了

電影是把媽媽承諾不再與兒子見面這個設定拿掉了,所以顯得修哉一直不去見媽媽的設定挺詭異,後面又因為一則留言跑去見的設定更奇怪,根本前後矛盾

雖然修哉變成鬼樣子也是拜他媽媽所賜,其實整部作品的副標題根本可以是媽媽的罪孽之類的,直樹跟修哉都是被媽媽搞砸的失敗品

不過修哉自己中二病太嚴重就算媽媽在他身邊大概也好不到哪裡去。其實媽媽就只是個單純的自我中心罷了,母子倒是這點非常像,才能有沒有像就不一定了

過於愛自己的人是裝不下其他東西的,修哉母親是如此,修哉自己也是如此

以為自己架了個小孩子網站就能吸引媽媽注意,又以為自己得了個獎就能得到媽媽關注,再以為自己殺了人媽媽就會關心

充其量都是自己的自以為是,只活在自己的世界眼前什麼都看不見的人,說要能實現願望鬼才信

不敢往前,不敢突破,不敢改變,只敢待在自己的「研究所」小圈圈裡圈地自縛,害怕被拒絕所以不敢找媽媽,待在原地又怎麼可能能夠得到什麼

想要就去求、想見就去見,不要只是原地踏步

如果待在家裡就能有錢那就沒有窮人了

殺害美月更是荒謬至極,小孩子總以為模仿大人做的事就能一夜長大,殊不知自己的行為終究還是小孩子

因為被戳到痛點揭開事實就承受不了,這樣的孩子還敢說:「成為讓媽媽驕傲的兒子」

再說一次,我要是你媽一定後悔沒打死你

最有趣的是裝炸彈還要拍影片告訴全天下,其實他自己才是最沒有自信自己的網站會被看見的人,不然也不會那麼愚蠢在犯案前先自白

怪盜基德是犯罪預告信,他是還沒犯罪就先坦承告訴大家來抓我呀,小孩子終究無法長大呢

上台後也不確認一下炸彈還在不在,腦子一熱就按下引爆鈕,對自己的過度自信真的是愚蠢,雖然他本來就很蠢

電影在修哉得知真相後看見大學理科實驗室的那整段都滿多餘的

雖然畫面倒轉的技術跟手法是挺酷的,不過擺在如今就沒什麼了

多餘到無法引起觀眾的共鳴與同情心,只是覺得:啊什麼時候才要結束呢我要看松隆子

就如同我一開頭講的,湊佳苗擅長的是先讓讀者對犯人產生厭惡感,事後鋪陳再讓觀眾對犯人有複雜的感受

但電影這原創的橋段不僅多餘,還很無用到無法起到讓觀眾有複雜情緒的作用,只是讓觀眾覺得很不耐煩而已

我們不想知道修哉多後悔,也不想在乎修哉他媽媽是不是真的被炸死了,甚至懶得去思考炸彈是不是真的被放在實驗室

主角是修哉嗎?不是。告白的最主要中心人物就只有森口悠子而已

Who cares 修哉?No one.

電影那整段如果說只有短短幾秒鐘就罷了,問題是他長達快五分鐘,而且還是在電影快結束的時候,如果我是在電影院看的大概很想直接走人

undefined

直樹我覺得是整個故事最充滿人性的角色,也是最惡魔的腳色

都說小孩子純真無邪,直樹的純真無邪是真實的,卻也代表小孩子最天然、渾然而生的殘酷本性

可能是因為從小就被灌輸自己很棒的觀念,直樹的抗壓性極低,一點小失誤跟小失敗就像毀了他的全世界,其實只不過是證明自己跟一般普通人沒兩樣的事實而已,然而因為直樹母親的錯誤教育,使他終究無法理解,所以鑄下大錯還不知道該怎麼辦

對他來說「失敗品」這個詞就是他的逆麟,修哉如此對他說,所以他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失敗品而殺害愛美,就只為了證明自己比修哉成功,成功做成了修哉做失敗的事情

他的母親也如此對他說,所以他再次殺人

他殺人不是為了快感,也不是為了自保,單純只是想證明自己沒有失敗

說到底對他來說成功是什麼,可能是全校第一名,人際關係很好,還能成功獻出初吻跟第一次

他可能根本不明白成功是什麼,他只是不想失敗

但失敗又是什麼?沒能殺人就是失敗?如果真是如此,直樹本人才是最應該死掉的

我覺得他之所以想被警察抓,其實就只是想告訴大家:我不是失敗品,我能做出別人不敢做、做失敗的事情

對他來說恐怕殺人並不是一件錯誤,他也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殺人是罪惡的,不然也就不會稀鬆平常的對老師與母親說謊,又稀鬆平常的對媽媽坦承自己是殺人犯

小說的直樹平鋪直敘的說出:「我在看到他睜開眼睛後還把他丟下去的」,電影的直樹帶著笑容說出這句話,令人毛骨悚然

小孩子的是非觀念沒有完全健全,又處在一個媽媽老是說自己很棒很優秀的環境裡,他就更不會明白自己犯了錯,但他無法容忍自己失敗

想被警察抓也並不是想死,看他那麼拼命地尋求活著的證明就知道他多想活著啊,不然早就隨便到處去玩樂了

他得活著才能證明自己不是失敗品,他需要有人見證,一開始是修哉,後來是媽媽,然而這兩個人都背棄他了,所以小說中他被警察詢問為何殺母親時,他回答:因為想被警察抓走

他想向世人證明自己不是失敗品,他跟修哉一樣很單純,但他的惡魔性比修哉更明顯,修哉就是殺神殺佛也不可能殺得了他母親,於是直樹又再次向修哉證明了自己的優越性

美月偶然與森口見面的整段也都是電影原創

其實就是改編小說最後一個章節傳道者,把森口對修哉的坦白改成是對美月坦白而已,算是一個合理的改編

不過森口不需要靠美月告訴他修哉是媽媽控,他只要看修哉的網站就成了,畢竟有個白癡把犯罪計畫直接PO網路呢

上次我看到這麼智障的犯人還是名偵探柯南劇場版《業火的向日葵》,原來《告白》才是始祖啊,但柯南那個犯人是成年人了還這麼蠢,實屬可悲,連小孩子都不如呢

美月跟森口見面這段大概最大功用就是展現松隆子的演技力吧,畢竟照著小說拍的話就只是對著手機展現沒啥屁用,而且又有點過於冗長,修哉可能要繞著禮堂跑個三百圈森口才能講完話吧

不過最想吐槽的還是一個小男孩抓著手機到處崩潰沒半個學生或老師敢去抓住他,其中一個女老師制止了還被輕易推開實在是非常可笑

看不出來那男孩子正在發瘋嗎?隨便兩個老師撲上前去奪走手機很困難嗎?整個畫面看起來異常搞笑

不過最後的最後安排森口跟修哉面對面的改編我還是滿喜歡的,小說則是讓森口在遙遠的一邊跟修哉對話

小說跟電影都是比較開放式結尾,不過以前看影評時有人說電影最後森口說的那句話像是在暗示他沒有去放炸彈,但他最後可是說了開玩笑呢,所以就留給觀眾自己猜了

undefined

這段松隆子的表情轉換真的是神乎其技,太神了,不管看幾遍都還是非常喜歡,經典中的經典!

雖然跟小說的最後一句話有點不太一樣,但也滿讚的

順帶一提修哉的「開玩笑的」是電影原創,我滿喜歡的

 


 

《告白》小說作為湊佳苗的出道作也是成名作,特別經典也特別出彩,也很適合所有推理入門的讀者閱讀

電影的改編也很成功,雖然很可惜的是有些改編滿奇妙的,不過這也是看了小說才會發現的點,單看電影的話就還好

能夠喜歡這部作品真的太好了,也很慶幸能喜歡上湊佳苗

其實我唯一會看的推理小說作品就只有湊佳苗了,什麼東野圭吾、宮部美幸等等我都沒看,因為太多作品了完全不知從何入手XDD

今後湊佳苗的新作也都會拜讀www

最近就買了《碎片》電子書,又計畫要買《未來》的實體書,《落日》可能也會買電子書www

arrow
arrow

    小禎♀一生マモ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